LoRaWAN边缘网关
映翰通 LoRaWAN 可编程边缘网关 采用工业级设计,支持 2000 节点接入与 15 公里通信。内置多链路冗余与双卡切换机制,融合 Secure Boot、TPM 2.0、TrustZone 等安全技术,实现从边缘到云端的高可靠数据传输与安全管理,适用于各类工业与城市物联网应用。
全面安全防护,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
- 支持 Secure Boot,防止恶意软件注入攻击
- 集成TPM 2.0安全芯片,极大地保障设备及数据安全
- 持续提供 Linux系统安全补丁和漏洞修复服务,为您提供安心无忧的保障
多网络接入,数据可靠传输
- 支持 4G、Wi-Fi、以太网 多网络接入
- 双 SIM 卡自动切换,链路异常自动恢复
- 多级链路检测与通信自愈,确保关键数据零丢包
卓越的通信性能,保障各场景LoRaWAN网络稳定覆盖
- 搭载高性能 Semtech SX1302 芯片
- 通信距离:城区 2 km(NLOS)、视距 15 km(LOS)
- 支持多频段(CN470/EU868/US915 等)
可编程平台,助力本地智能分析与实时决策
- ARM Cortex-A53 @1.4GHz, 配备 1G SDRAM 和 8G eMMC
- 支持用户自定义开发和部署 边缘计算应用
- 集成 Docker, 支持应用容器化管理
- 提供可靠、灵活的软件环境, 适用于多种工业场景
内置映翰通 DeviceSupervisor™Agent 服务,轻松实现数据采集、处理与上云
- 出厂内置映翰通 DeviceSupervisor™ Agent 服务,无需编程,简单配置即可实现数据上云
- 支持本地数据预处理,减少上传数据流量,减缓云端压力,降低运营成本
- 支持主流工业协议,包括 Modbus RTU/TCP/ASCII、OPC UA、ISO on TCP等
- 支持 AWS、Azure、阿里等主流IoT云平台,为您提供多样化IoT云生态解决方案
InHand DeviceLive 云服务,助您轻松实现批量部署和维护
- 提供基于云的设备参数配置、容器管理、边缘应用和固件管理
- 提供远程访问服务,实现现场关键设备或器件的远程查看和管理
关键参数展示
![]() |
||
| 型号 | EC312-LoRAWAN 网关 | |
| 处理器 | CPU | CPU ARM Cortex-A53, 1.4GHz |
| 存储 | RAM | 1GB |
| FLASH | 8GB eMMC | |
| 蜂窝 | Cellular | 4G |
| 安全 | Secure Boot | 支持 |
| TrustZone | 支持 | |
| TPM | 内置 TPM 芯片, TPM 2.0 | |
| LoRaWAN | 基带芯片 | Semtech SX1302 |
| 通道 | 8,半双工 | |
| 频段 | 可选RU864/IN865/EU868/US915/AU915/KR920/AS923/CN470 | |
| 最大发射功率 | 27 dBm | |
| 接受灵敏度 | -140 dBm(125KHz/SF12 ) | |
| 接入节点 | 2000 | |
| 通信距离 | 城区 2 km NLOS 覆盖,视距 LOS 15 km(视环境与天线安装方式) | |
| 接口 | Ethernet | 2x 10/100Mbps,以太网端口 |
| Serial | 1*RS-232/485+1*RS-485,带隔离,工业端子 | |
| USB | USB 2.0*1 | |
| Wi-Fi | STA,802.11ac/a/b/g/n,2.4G/5G | |
| Bluetooth | BT 4.2 | |
| GPS | 支持 | |
| Button | 1*Reset, 1*USER | |
| 供电 | 电源电压 | DC input: 9V to 48V,带反接保护 |
| 环境 | 工作温度 | -20~70°C |
| 操作系统 | 操作系统 | Linux |
| 更多资料 → | ||
| 规格书 → | ||
相关应用
映翰通提供 EC312 LoRaWAN 边缘网关,为校园构建“看得见、管得住、控得好”的物联网底座:统一采集 IAQ 与能耗数据、联动空调新风与安防告警、远程集中运维,真正做到舒适、健康与安全并重。
映翰通 EC312 LoRaWAN 边缘网关,为楼宇与园区打造高效、低功耗的物联网网络,覆盖水电气表、环境传感器、空间占用等终端,实现统一采集与管理,让能耗与空间使用更清晰可见,助力客户节能增效,迈向绿色低碳。
映翰通提供 EC312 LoRaWAN 边缘网关,助力构建一张高效、可视、低功耗的工业物联网网络:统一接入配电柜电表与环境/安防传感器,联动风机照明与告警系统,结合边缘计算与云运维,让能效与安全协同提升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