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校园舒适健康与安全方案

映翰通提供 EC312 LoRaWAN 边缘网关,为校园构建“看得见、管得住、控得好”的物联网底座:统一采集 IAQ 与能耗数据、联动空调新风与安防告警、远程集中运维,真正做到舒适、健康与安全并重。

 / 智慧校园舒适健康与安全方案

项目背景

校园 IAQ(室内空气质量)与安全管理面临多楼宇、多系统与分散场景的挑战。传统有线方案改造周期长、覆盖盲区多,难以在教室、宿舍、体育馆与地下空间实现稳定采集与联动控制;同时缺乏统一纳管平台,导致运维压力大、响应滞后。


·舒适与健康达标压力:CO₂、温湿度、照度、噪声等指标在高密度场景(早晚自习、考试季)易超标,需持续可视与自动联动保障。
·安全告警分散:烟感、水浸、门磁、用电异常等告警割裂,难以统一接入、分级处置与闭环追溯。
·覆盖与施工受限:地下室、走廊、弱电井、体育馆跨度大,传统布线成本高、周期长且扰民,易形成盲区。
·运维资源紧张:多品牌多协议并存,设备纳管碎片化;批量配置/升级与远程诊断能力不足,离线与故障定位慢;缺少日志与可观测性,依赖人工巡检,响应滞后、成本居高。
·数据安全与隐私:涉及学生与校园运行数据,需端到端加密、避免数据泄露问题。

 

客户需求

舒适度与健康

持续监测 CO₂、温湿度、照度、噪声等 IAQ 指标,并与新风/HVAC/窗磁等联动,保障课堂与宿舍舒适健康。

校园安全与应急

烟感、水浸、门磁、用电异常、紧急按钮等统一接入与告警,联动广播/短信/平台,实现快速预警与处置。

全域覆盖、低侵扰部署

在教室、宿舍、实验室、体育馆及地下空间等复杂场景稳定覆盖,尽量“免布线、免维护”。

统一平台与远程运维

纳管与分组策略、一键下发、批量升级与日志追溯,减少人工巡检,提高响应速度。

解决方案

映翰通 EC312 LoRaWAN 边缘网关,单台支持 2000 节点接入,统一纳管电/水/气表及 IAQ 与安防传感器(PIR、CO₂、温湿度、照度、占用、烟感、水浸、门磁等)。网关内置 LNS并兼容主流平台,结合边缘计算 + 云端管理,形成从数据采集—边缘处理—远程运维的闭环,适配教学楼、宿舍、实验楼、图书馆等多场景。

方案以无线覆盖快速落地,显著降低布线改造成本;对地下室、弱电井、走廊等难布线区域稳定接入,避免监控盲区。依托边缘规则引擎,CO₂ 超阈可自动联动新风/HVAC,异常用电、烟感/水浸即时告警并推送平台/短信,提高能效与处置效率;并通过 LoRaWAN 加密 + Secure Boot/TPM + VPN/TLS/IPsec 实现设备到云的全链路安全防护。

·终端层:CO₂/温湿度/照度/噪声、门磁/水浸/烟感/紧急按钮、能耗表(电/水/气)
·网络层:EC312 网关(LoRaWAN 上行 → 以太网/4G/Wi-Fi)
·平台层:映翰通 DeviceLive 或第三方管理平台

 

优势与价值

开放灵活的开发环境

EC312 基于标准 Linux 系统,支持 Docker 容器与二次开发,便于用户快速部署第三方边缘应用,实现跨系统联动,满足多样化定制需求。

稳定连接,随时随地管理

支持以太网/4G/Wi-Fi 多链路冗余,双 SIM 卡自动切换,保障网络持续在线。结合 DeviceLive 云平台,实现远程配置、批量升级和集中监控。

全链路安全防护

具备 Secure Boot、TPM 2.0 与 TrustZone 硬件安全,支持 OpenVPN/IPsec/TLS 加密隧道,结合 LoRaWAN 协议双层加密,确保从设备到云端的端到端安全。

高效的云管理平台

通过 InHand DeviceLive 平台,用户可对大规模网关与边缘设备进行批量运维与策略下发,实现楼宇能源管理与运维的可视化与智能化。

相关产品

相关应用

首图-移动端
智慧楼宇能效与运维管理方案
映翰通 EC312 LoRaWAN 边缘网关,为楼宇与园区打造高效、低功耗的物联网网络,覆盖水电气表、环境传感器、空间占用等终端,实现统一采集与管理,让能耗与空间使用更清晰可见,助力客户节能增效,迈向绿色低碳。
首图-移动端
智慧校园舒适健康与安全方案
映翰通提供 EC312 LoRaWAN 边缘网关,为校园构建“看得见、管得住、控得好”的物联网底座:统一采集 IAQ 与能耗数据、联动空调新风与安防告警、远程集中运维,真正做到舒适、健康与安全并重。
一款工业发电场景中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,具体为EC312方案。该设备支持EMC3级认证,具备宽温(-20℃至70℃)和宽压供电能力,结合InHand 设备实时云服务,能够实现工业设备的批量部署和远程维护,帮助用户高效管理和维护工业设备。
智启未来,边缘计算驱动工业发电数字化升级
基于EC312的智慧发电机预测性维护方案,不仅满足了发电机厂商在实时数据监控、智能数据分析和远程管理等方面的需求,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了发电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,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维护解决方案。